离开春甫堂后,谢晚坐长途汽车回到安县。
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谢晚昏昏欲睡,胃里翻江倒海。
一百公里不到的距离,车子开了四个多小时。
她脑子里很自然的就飘出了那句经典的标语——要想富,先修路。
安县没有自己的工业,但是安县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,如果将这些劳动力组织起来,搞基建、搞运输,未尝不可。
谢晚一回到县里,就召集了县交通局的同志到县政-府来讨论。
一听到新来的谢副县长想将安县到南城的那条公路修成柏油公路,县交通局的局长张涛像看白-痴一样的看着谢晚问:
“谢副县长还不了解咱们安县的财政情况吧?
这事您跟庞县长和钟书-记商量过吗?
您知道要修这条路,需要多少钱吗?”
谢晚谦虚的说:“在这方面,交通局的同志们才是专业的,所以我先请各位过来,就是为了讨论修这条路的可行性、必要性和预算。
如果这条路修了能推进县里的经济发展,那么,咱们就做好预算,今年没有预算,不代表明年不会有。”
张涛完全没把谢晚的话听进去。
一个刚来的毛头副县长,好大喜功,开口就要修路。
谁都知道修路出政绩,但是那也得有钱修啊!
安县一个贫困县,温饱都没有解决,就要修路?
县里的一切基础建设,都要靠市市财政拨款。
她要是能将这笔拨款要下来,张涛觉得自己可以把脑袋摘下来给她当球踢。
尽管心里各种腹诽,但张涛明面上还是跟谢晚打着哈哈。
“谢副县长既然有着想法,那么咱们就讨论讨论……”
不过这事能不能成,毕竟是领导安排的工作,也算正事一件。
大家还是挺认真的讨论了起来。
必要性自然不用说,现在的那条老公路,已经是二十几年前修的了,好多地方都还是土路,一到下雨天,到处积水不说,车子还容易陷进去。
南城是市里,安县无论经济、行政各方面都依赖南城,如果有了这么一条路,肯定会极大的提高安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。
而且,安县的农产品,也能更快的往市里运输。
可行性嘛,从地质地理上考虑,都没有问题,归根到底就缺一样东西——钱。
讨论完后,谢晚说:“张局长,麻烦你们回去后,将今天的讨论内容,形成文字材料。
包括预算,都尽快的报上来。”
张涛满口答应。
出了市政-府的大门,几位交通局的同志一起哈哈大笑,彼此心照不宣。
张涛瞪着下属们骂道:“你们几个,给我闭上嘴,别让我在外面听到你们传领导的笑话。
这笑话要是传出去了,她肯定就知道是咱们县交通局的人在背后议论的。
官大一级压死人,到时候,挨批的可是我。”
公路管理科的李科长是刘副县长的小舅子,知道一点内幕,提醒大家道:
“这谢副县长来的第一天,就把我姐夫整了一顿,听我姐夫说,是个转业军人,很能打。
大家还是小心一些,她安排的事,咱尽快给她交上去吧?”
张涛拍着李科长的肩膀笑道:
“能打?我不信她还能打咱一顿。
我现在就犯嘀咕,她不会是想学部队那一套,发挥艰苦朴素的精神,让咱们都到路上去挖土修路吧?”
众人齐声哄笑。
李科长也不知具体的内情,只是听自己姐说,那天他姐夫去给新来的谢副县长接风,结果回家就生了很大的气,一直在家骂人家丘八。
李科长跟着大家笑归笑,不过他很聪明,他认为连他姐夫都犯怵的人,自己还是最好不要惹的为妙,所以提醒张涛他们,谢副县长安排的工作,最好大家还是认真完成。
可惜,其他人都没有将李科长的话给听进去。
谢晚把这事安排下去后,记入了自己的时间表,就放在了一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