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中安地震(壮美河山拥抱我)(2/2)

叶远之从鼻腔里哼哧了一声,“恕我直言,你有点自恋。我跟王所提出要去中安的时候,还没你什么事呢……我能有什么真实意图,‘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’,就这么简单。”

叶远之说完转头就去工作了,末了还补充了一句,“你别跟我废话了,走之前我要把双评价的既有成果全部移交给孟君义,没空跟你啰嗦。”陆尧默默地把座椅转了回去,什么也没问出来,他心想。

叶远之面对着电脑,陷入了沉思,他屏幕上满满的都是双评价及空间规划导则的研究成果,工作软件还在一个劲地闪烁。乍一看他正在进行一项“所内大多数同事都看不懂”的高端研究,其实他的思绪已经被陆尧刚才的一番问话带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
之前听说院里要组织援建团队去中安的时候,他毫不犹豫地找王所提出了要参与援建的意向,忽悠了好一番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”,听得大老王几乎产生了一种“舍他其谁”的幻觉,立马就拍板同意了。

但是叶远之当时也没有细想,单单只是自己心里有个声音说“想去”,他就顺从地这么做了。可是被陆尧刚才这样一问,他也开始琢磨了,为什么想去呢?“家国天下”这种情怀向来跟他没什么关系,说出来连陆尧都不信,也就糊弄糊弄大老王。

叶远之看似做绝大多数事情都比较冷静,而且颇为尊重父母的意见,读研、出国,他都是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做,要说他自己对海归高知的身份或者学术殿堂有多少“心向往之”,其实并没有。

他内里根本就是个自由的灵魂,本科毕业之前他甚至考虑过换个专业,去欧洲主修个美术,结果刚以“我一个同学”的故事提出来试探了一下,就被叶建国和欧阳婧一番感慨“不靠谱”,于是他也就没再提了。

虽然从小到大也没有人强迫过他做任何事,但叶远之就是能敏锐地感知到其他人的期望。他把自己所有的洞察力都用在别人身上,又把所有的努力都用在实现别人的期望上,好像不这么做就不配得到关注和爱似的。

父母对他的期望是“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”,他做到了。林峰对他的期望就复杂些,小时候期望他是“听话的小跟班”,长大以后期望他是“无话不谈的好兄弟”,他也做到了。

他从来也不去考虑自己喜不喜欢,高不高兴,就顺水推舟地做了一切他觉得合情合理的事。可是合情合理了,却唯独不合自己的心意。叶远之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稻草人,不是为了有血有肉地活着,就是为了立定站好,保持一个让大家都觉得妥当的姿态。

可是最近他有些不一样了。自从在辽城向陆尧坦白了自己的“特别”之处,他好像挖出了一块压在心口的巨石,如今他的心口空旷又坦然。而受到短暂“冲击”的陆尧,似乎也接受了这个设定,长久地站在他划定的安全距离上,却也还是关注他。

叶远之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励,原来不像他人期望的那样活着,并没有带给他什么难以承受的痛苦,也并没有真正让他失去任何人、任何事,一切都是最自然、最舒适的样子。

他觉得自己的内心想要去中安,就跟对陆尧的坦白一样,也是一种深度的自我宣泄,是他要与过去的自己告个别。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,来把自己的人生调整到自己能够掌控的轨道。

而又有什么比一个地处内陆高原、远离江东、远离过去的中安更加合适的地方呢?想到这里,他方才觉得把千头万绪捋清楚了,随即放下了一颗纠结的心,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了。

欧阳婧听叶远之说要去中安援建,以为是单位的安排,立马把他叫回滨海别墅询问,都做好了亲自联系汇城院长的准备,结果得知是叶远之主动请缨的,惊讶得合不拢嘴,忙不迭问他怎么想的。叶远之就把忽悠大老王那套一个字没改地拿来忽悠了一遍老妈,忽悠得欧阳婧将信将疑。

自己生的儿子自己知道,没吃过什么苦,也看不得那些疾苦的生活,灾区的惨状视觉冲击力肯定是不会小,加上生活环境必然艰苦,水电通了没都不知道。欧阳婧给叶远之科普了一番他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,只见叶远之不以为然地耸耸肩,还是坚持要去。

欧阳婧一方面觉得让叶远之去历练历练也好,另一方面又有些心疼他吃苦受罪,一时之间矛盾得不行。直到叶建国给她发了条消息,“儿大不由娘,二十好几的人了,随他去吧,咱们应该放手了”,她才叹了口气,千叮万嘱了要注意安全和身体。

叶远之看她这个操心的样子,心中觉得温暖又感伤,他觉得欧阳婧真的老了,从年轻时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作风,到现在眉眼中竟然不知不觉就带着慈爱和牵挂了。想到这里,他温柔地扶住欧阳婧的肩膀,说了一句:“你放心”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vbixia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